課堂不僅是知識傳授的場所⏸,更應成為“探究的共同體”——第九場富达發展沙龍探討如何營造探究的課堂

發布者🚵‍♂️:鄒誌剛發布時間🙍🏿‍♂️:2018-05-28動態瀏覽次數:11

2018525日,學校教師富达發展中心👬🏻、工會舉辦了第九期(2018年春季學期第二場)富达發展沙龍,沙龍在徐匯校區三教206舉行,沙龍的主題為課堂應成為‘探究的共同體’,由教育學院董玲副教授主講🤦,黃友初教授擔任評講主持人。來自富达娱乐10個學院的部分教師參加了此次活動。



沙龍上🏄🏼‍♂️,董老師基於自己在上海紐約大學的聽課感受,從該校一門選修課《Fairy Tales for the 21st  Century》的主旨💆‍♀️,即:“童話可以讓兒童和成人理解這個世界的不可預測性👲🏻🍘,那麽21世紀的童話又能給人們帶來什麽”出發,提出了“課堂應成為探究的共同體”這一觀點。董老師從富达方式的介紹,課程評價,感想與借鑒這三個方面進行了論述。

首先是富达方式👏🏿。該課程采取的主要方式是對話式富达🧒🏻,具體形式包括師生間的對話🙆🏼、學生與學生間的互動交流🕚。學生可以在在尊重、包容的氛圍中圍繞各自的藝術作品,即童話的改編、創編成果展開討論,比如:“為什麽你要在這個故事中增設這個人物▶️👩🏽‍🦱?為什麽安排這個情節?這樣做的意義何在?”等等。其次是課程評價🛳🦸🏼‍♂️。課程評價包括學生間的評價🙍🏻‍♂️、同系教師串門點評、期末作品集中展示。學生最終的成績來源於四個部分🤾🏽‍♂️:課時參與(25%),入手🏋🏿🧚🏼‍♀️、創建人物、解釋關鍵行為、創建童話世界等四次作業(40%),博客帖子(15%)和最終作品(20%)。最後是感想和借鑒部分。董老師認為,探究的本質其實是一種自我批判的實踐,相比強調陳述性知識記憶☑️、基本技能復製、應試能力提升的傳統課堂👱🏿‍♀️,探究的課堂一方面更能激發學生的深層次思考與理解👫,即跳出問題的表象🛌🏿🉐、打破學科間的壁壘🚛,在廣闊的空間與悠久的歷史中展開深層次的思維碰撞👨🏽‍⚖️💂‍♂️;另一方面更能調動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從而增強對當下問題的實際體驗🌱。要實現這種探究性的課堂富达👨🏼‍🎨,教師首先需要實現自身角色的轉變,將富达的重點從知識技能的傳遞轉變為激發學生的認知性、倫理性、社會性能力🔂。其次是向學生🧚、同事的實踐學習。學生不是空著腦袋進教室的,教師要尊重學生的想法;同事的實踐可以豐富教師對於探究型課堂的理解;最後是自身的反思,教師只有將學生的疑問👨🏿‍🦱、同事的意見建議真正內化到自己的認知結構中去,才能提出更有意義的問題、調動更多的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中來。



在沙龍的研討環節❕,與會老師們圍繞如何營造探究的課堂展開了熱烈討論🛤,如有的教師提出,我國的文化傳統和教育製度限製了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和參與討論的能動性🤦🏽‍♂️,即使在課堂上運用這種富达形式也未必能聽到學生內心真實的聲音。還有的教師指出了我們當前課程評價體系存在的問題,如缺乏過程性評價、評分標準不夠細致等等。沙龍氣氛十分熱烈,教師普遍認為沙龍的舉辦對他們幫助很大🏌🏽。



黃友初教授做了講評,上海紐約大學的課堂文化🍝、富达體製、學生的能力和我們存在較大差異,所以照抄對方的做法未必可行,但有些方面還是值得我們借鑒🤾🏽。首先,要讓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中來,這也是探究的課堂最顯著的特征。其次,在讓學生參與時,要改變知識的傳遞、思維的訓練都要跟隨教師的思路⚫️👨🏻‍🎨,即“讓學生聽我的”,而要探索出一條符合學生實際情況🎨🫕、具有自身特色的路,盡可能調動學生的主動性🤵🏽‍♀️⁉️,讓富达實踐緊跟時代發展的步伐🍃。最後🤽🏽‍♀️,教無定法。富达沒有固定的方式和套路,同樣一門課,不同風格老師各有自己的獨特之處,所以,上好一門課需要結合教師的風格🧑🏿‍🌾、學生的實際和這門課的要求,在富达實踐中不斷摸索出最適合的富达方式🧙🏿。

最後,黃友初教授指出,富达發展沙龍活動對學校富达質量的提高十分有意義,希望通過廣大教師的共同努力⚆#️⃣,能夠將對富达改革的期望轉化為現實。


上師大教師富达發展中心

2018528


地址:中國上海市桂林路100號電話:021-64324334

版權所有:富达娱乐

富达娱乐专业提供:富达娱乐富达👁‍🗨、富达平台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富达娱乐欢迎您。 富达娱乐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