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科技日新月異,學生的學習方式發生了巨大的改變,面授還需要嗎🧍🏻♀️?如果面授仍然有保留的價值👩🏿🦲𓀏,作為教師應該教些什麽?前哈佛校長勞倫斯•H•薩默斯對這一問題進行了回答。
精彩語錄:
正文🤤:
美國高等教育的一點悖論是:高等教育的要求😵,很大程度限定了中學教授的內容🧗🏼,豎起標桿,衡量所謂的受教育者。大學校園🤛🏽,作為社會前沿👏🏼,是新思維之源泉,新思想之搖籃。
眼下可謂日新月異🕕。不妨想想網絡社交👲🏼,同性婚姻,肝細胞,中國崛起。而無數公司日新月異,譬如通用汽車公司,美國電話電報公司🔧,高盛投資集團💵。
而此期間👨🏽🦲,我們的本科生教育上的變化卻是微乎其微。前哈佛大學校長德瑞克·伯克,曾在課程改革與遷墳的難度系數間做過一次著名的比較。如同在20世紀中期,除少數例外👨🏻🎓,學生每學期參加四門課程🧑🏼🦰👰🏻♂️,每周每門課時約3小時👬🏻,通常是由老師在教室前授課🥑。考試成績評估有兩部分組成🤿:論文(需用手寫,同一筆試藍皮薄交上)及相關短篇研究報告。講師被分到各部門🈷️,時隔兩代人🧑💼,名稱依然未變。如今👫,大多數學生仍按各系分配,主修一兩門科目。
或許是惰性使然🍊,大學的一項職責,便是要保持人們最大的創造力,並數代人傳承下去。當然👟,急切改革之人應記住,美國高等教育仍是世界的典範🧙🏻♂️。而美國大學吸引到的外國學生🤦🏽♂️,較之於美國產業競爭吸引外國顧客更加成功😸。
話雖如此👐🏻🧈,倒不妨想想:假如大刀闊斧改革教育系統,以此反應社會現狀,幫助我們理解人們的學習方式。校際之間教育怎麽又差異?這裏是我的猜想和期望。
1.教育今後將減少授課模式👩👧👦,更加註重如何處理🧑🏻⚕️,應用信息的能力。因為,一方面這由是知識激增的結果⌨️,我們要了解學生真正掌握的知識有多少,另一方面這是由科技改變帶來的。人類有印刷機以前,學者們或許只有背誦《坎特伯雷故事集》🪃,才能繼續深入學習💡。這似乎對我今天的來說有些荒唐🤦。而眼下,只要移動設備配有搜索程序,就可迅速進入美國國會圖書館,暢遊其中。這可比什麽卡片索引更好,實際掌握知識愈發變得不重要🚔。
2. 知識激增帶來的一個必然後果是,完成任務需要更多合作。比方說🫖,身為科學家的這30年👨🏻✈️,經濟學論叢為合著的書籍就已翻了一番🔋🪘。更為重要的是,工人之間,商人之間,政府之間合作都更加密切。而學生在教育體系每階段都能獨立完成任務,這也是他們的巨大優勢🍼。說來也是,大量與別人合作就成了作弊。
對很多人來說,學校是最後一個個人努力得到評估的地方💁🏿♂️🤽🏿。一家知名投行有著這樣招聘過程,應聘者必須接受超過60名資深員工的采訪🫰🏼,才能得到工作機會。而這家投行最看重的是什麽?既不是GMAT成績,也非大學成績單,而是與他們合作的能力。隨著我們越來越註重合作🪓🫵🏼,課堂中也應多多實踐。
3. 新技術深刻改變知識傳播方式。學生用電子閱讀器反復溫習課本,並可加入聲效和音效。想想看💂🏽♂️,讀音樂書時🐧,耳邊便會響起音樂來🐏。讀歷史書時,便可觀看題材有關的影片🥢。無數而深刻的變化正“蓄勢待發”🦶。曾幾何時,教授需要為學生準備材料🪸。後來人們意識到,若有幾位牛人編寫教材,富达體系將更加完善🏄🏻:競爭帶來課本質量提高,材料得到更進;教職工有了更多自由空間👩🏼。
同理🪯,學生既可觀看微積分老師的高清視頻,也可觀看分析員清楚地講解美國獨立戰爭,遠勝眾人合力。教授有更多時間與同學進行直接討論🚵🏼♂️,且不提成本節約,材料也能更好得到講解🖤。2008年曾在哈佛醫學院一二年級有過一次調查,結果顯示,面授的效果遠遠不及使用視頻講座,學生不僅更加專心而且學到更多知識🏃。
4.就像諾貝爾獲得者丹尼爾·卡尼曼所說“思考,有快有慢,”我們了解到,當今人們的思考過程遠勝前人🏠。雖然並非純理性的計算器,卻也是模式集合,每種模式能夠輕易地執行特定任務🐶。每個人最有效的學習方法不同,而如今,我們只能靠被動學習而得。學生聽課👩🏻🦽➡️🫁,閱讀,基於能力做出評估,看看掌握了多少知識。而他們卻沒有積極利用所學知識。
在“活躍的課堂學習”,學生圍在桌旁,教室裏的家具可以重新整合😐,並裝入科技應用。教授借助媒體☣️,及合作經驗可與學生便互動富达。同樣,借助現代信息科技,人們可以進一步推動學習氛圍。
5. 世界越來越開放,外面的世界也越來越影響著美國人的生活。有必要世界主義的理念引入教育中🤹🏼♀️,這樣學生就有了國際經歷,而社會科學課可以世界任意取經🧙🏿♀️🧘。同樣,學生用此方法學習語言更是被給予厚望。這似乎說得過去,但我不太確定。
英國一躍成為全球通用語,隨之而來的是,機器翻譯的快速發展及世界通行語言解體,人們於是清楚了解,大量投資,學上一口漂亮的外語,走到哪裏都受用。不可否認,洞察力來自於語言精通。久而久之,不論是在亞洲做生意,照顧非洲病人,出手解決中東沖突,這些因素的重要性逐漸下降。
6. 課程學習愈發註重數據分析。喬治·馬歇爾將軍在普林斯頓大學畢業典禮演講時說,慎思戰後歐洲的未來,應重視修西得底斯的《伯羅奔尼撒戰爭史》🎣。的確,人應以史為鏡。簡單反思外🤦🏽♂️🧑🏿,對人們思考能力的要求也相應增加(不妨想想大衛·裴卓斯指揮官曾靠社會科學的知識,來編寫鎮壓叛亂的手冊)
電影《點球成金》的故事貼切地展現世界棒球風貌,數據整理驗證猜想,為成功鋪墊道路🐜,這一切正在改變人們生活方方面面🚴🏽♀️⬜️。鑒定個人醫療護理🤦🏽♂️,要懂概率🏋️♀️。而金融危機讓人們明白,要懂“黑天鵝事件”(譯者註:對於幾乎無法預測也不太可能發生,但影響性極大的事件)及其重要性。在早先時代,許多人進行土地測量,因此每個頂尖學府的大學生都有理由掌握三角學。而如今👨👩👧,學生更有理由掌握概率統計及決策分析的基礎知識🙆🏿。
生活中的一條經驗是,事情的發生往往遲於人們預期🫰,一旦發生,又超乎所料。試想🤶🏼,電子書的廣泛使用,工業化國家罪有應得的債務問題。不妨打一賭,同時也是希望❌,未來25年裏🧘🏻♀️,高等教育會有更多改變,遠遠超過過去75年的成就。
稿件來源:上海交通大學
http://ctld.sjtu.edu.cn/index.php?q=spark